普通話科課程目的
普通話之課程宗旨在於提高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聆聽、說話、朗讀及譯寫的能力,能在實際生活進行有效溝通。本科同時也很注重教授語音方面的知識,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終身學習」的精神。
其次,藉著增進學生的語言知識、文化素養及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從而提升學生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認同,達至建立文化自信的目的。
課程目標
- 透過豐富的教學活動與內容,例如説笑話、主題演講、話劇教學等,提高學生對普通話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與習慣。
- 以聽、說為主,朗讀和拼寫為輔的教學策略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並透過學習漢語拼音來提升自學能力。
- 增進學生的語言知識與文化素養,例如教授慣用語、歇後語、成語、古詩詞、繞口令、傳統節慶等, 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欣賞,從而建立文化自信和傳承意識,並提高國民身份的認同。
中一教學內容
藉著四個單元;新校園新生活、校園多姿采、生活記趣、消閒的好處
- 學習聆聽不同話語的內容,如說笑話、說話者的語氣、事件的經過等等;
- 學習用恰當的語言分享自己的生活記趣;
- 學習朗讀古詩詞和不同的句式,如「比較」、「贊成」、「安慰」、「議價」及閱讀不同文章以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知識;
- 學習不同的語音知識,如單韻母、複韻母、輕聲、三聲連讀變調及「一」「不」變調。
- 認識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十二生肖趣談、三山五嶽、中國的傳統節日等,從而建立文化自信和傳承意識,並提高國民身份的認同。
中二教學內容
藉著四個單元;地球是我家、科技新探、中華掠影、假日樂悠遊
- 學習聆聽不同話語的內容,如成語故事、電台節目、燈謎、歇後語等等;
- 學習用恰當的語言分享不同的主題,如天氣、環保、科技;
- 學習朗讀不同的句式,如「描述」、「提議」、「反問」、「讚歎」、「商量」、「詢問」及閱讀不同文章以增進對古代的發明及過年習俗的認識;
- 學習不同的語音知識,如單韻母、複韻母、輕聲、三聲連讀變調及「一」「不」變調。
- 認識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二十四節氣、古代的創意發明、相聲藝術、中國的成功人物等,從而建立文化自信和傳承意識,並提高國民身份的認同。
中三教學內容
藉著四個單元;健康生活、尋找快樂、人文面貌、迎接挑戰
- 學習聆聽不同話語的內容,如食品、健康生活、綜藝節目、節慶活動、常見錯音字等等;
- 學習用恰當的語言分享不同的主題,如點菜、減肥和健康、偶像、情緒、少數民族、職業、運動、個人志願;
- 學習朗讀不同的句式,如「勸告」、「懷疑」、「反駁」、「安慰」、「贊同」及閱讀不同文章以增進對少數民族、不同職業的認識;
- 學習不同的語音知識,如前、後鼻韻母,i,ü開頭的韻母,人名、地名的拼寫規則,「啊」的音變,多音字等等。
- 認識和欣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中國八大菜系、古人「潮」服、少數民族的節慶活動、傳統工藝等,從而建立文化自信和傳承意識,並提高國民身份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