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 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聆聽、說話和思維等語文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本科的興趣,並使學生有繼續進修本科的自學能力。
- 藉著本科的教學,啟發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品德,增進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並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
- 培養學生閱讀中國文學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理解、分析、欣賞、評論中國文學作品的能力,並使學生透過對文學作品的研習,加強寫作能力。
- 使學生獲得中國文學常識及了解中國文學的發展。藉本科的學習,以收陶冶性情、美化人格的效果。
課程內容
初中閱讀課程簡介
中一 | 中二 | 中三 | ||||
---|---|---|---|---|---|---|
單元名稱 | 學習重點 | 單元名稱 | 學習重點 | 單元名稱 | 學習重點 | |
1 | 人生多變幻 | 記敍的要素和方法 | 世態人情 | 插敘和記敘人稱 | 記憶中的笑與淚 | 記敘的線索、散敘和記敘人稱 |
2 | 家喻戶曉的人物 | 敍事寫人 | 人間掠影 | 人物描寫方法 | 智慧人生 | 論證的方法 |
3 | 親情暖心間 | 借事抒情 | 今昔香港 | 景物描寫方法:直接描寫、間接描寫、定點描寫、步移法 | 生活情思 | 借景抒情 |
4 | 詩國古今遊 | 詩歌欣賞 | 心的接觸 | 散文欣賞 | 情感的記託 | 詞、曲欣賞 |
5 | 晨昏四時景致佳 | 景物描寫方法:多感官描寫、動態靜態描寫、隨時推移法 | 為學與求知 | 論點與論據 | 說之以理 | 游說的技巧 |
6 | 探索自然與文化 | 說明方法和順序 | 情以物遷 | 借物抒情 | 舊日的足跡 | 說明語言的特色 |
7 | 道理此中尋 | 借事說理 | 文言選讀 | 文言知識 | 人生舞台 | 小說與戲劇 |
8 | 文言選讀 | 文言知識 | 壯麗山河文物阜 | 說明的層次 | 文言選讀 | 文言知識 |
初中三年按作品的體裁,由記敘、抒情、描寫、說明及議論為線索,螺旋式循序漸進,學習不同的語文能力。以讀帶寫教導學生運用不同的寫作技巧。
高中閱讀課程簡介
單元 | 中四 | 指定篇章 | 單元 | 中五 | 指定篇章 | 單元 | 中六 | 指定篇章 |
---|---|---|---|---|---|---|---|---|
1 | 骨肉摯情 | - | 9 | 詞曲欣賞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聲聲慢.秋情》 《青玉案.元夕》 | 13 | 道家思想 | 《逍遙遊》 《始得西山宴遊記》 |
2 | 家國之情 | 《出師表》 | 10 | 鑒古知今 | 《六國論》 | 14 | 法家思想 | - |
3 | 悠然看風景——情文並茂 | 《岳陽樓記》 | 11 | 選修單元一:小說與文化 | - | |||
4 | 人物描寫 | 《廉頗藺相如列傳》 | 12 | 選修單元二:文化專題 | 《論仁論孝論君子》 《魚我所欲也》 | |||
5 | 感悟生活——闡釋事理 | 《勸學》 | ||||||
6 | 世道人心——見解與論證 | 《師說》 | ||||||
7 | 言志抒懷——詩詞鑒賞 | 《山居秋暝》 《月下獨酌》 《登樓》 |
高中主要配合文憑試考試課程,利用課本及校本教材提升學生讀、寫、聽、說不同範疇的語文能力。
高中文學課程簡介
秦風‧蒹葭 | 曹操.短歌行 | 周邦彥.齊天樂(綠蕪凋盡臺城路) | 聞一多.死水 |
---|---|---|---|
屈原.九章‧涉江 | 陶潛.歸去來辭(並序) | 辛棄疾.南鄉子(何處望神州) | 鄭愁予.錯誤 |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 | 李白.將進酒 | 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 | 梁實秋.書 |
莊子.庖丁解牛 | 杜甫.登高 | 關漢卿.法場 | 余光中.我的四個假想敵 |
戰國策.蘇秦約縱 | 韓愈.進學解 | 張岱.西湖七月半 | 魯迅.藥 |
史記.鴻門會 | 歐陽修.醉翁亭記 | 孔尚任.卻奩(桃花扇第七齣) | 西西.碗 |
漢樂府.戰城南 | 蘇軾.前赤壁賦 | 曹雪芹.紅樓夢.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 曹禺.日出 |
2024-2025 中二級中文科成語電子書比賽,最佳成語電子書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