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發展、通識教育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課程宗旨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旨在讓學生透過學習關於香港、國家及當代世界的課題,建立 廣闊的知識基礎,培養學生國民身分認同,以及具備世界視野,並能從研習經濟、 科學、科技、環保、可持續發展、公共衞生等範疇的不同課題,培養多角度的思 考,掌握個人、社會、國家及世界在各範疇的角色及互動關係。

學生透過本科學習,能夠:

  1. 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理解當今影響個人、社會、國家及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
  2. 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
  3. 尊重多元文化和觀點,並成為能夠慎思明辨、理性思考、反思和獨立思考的人;
  4. 掌握終身學習所需的技能,並且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

課程架構

主題 課題
1 「一國兩制」上的香港 「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
國家情況與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
2 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
國家的發展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參與國際事務
3 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經濟全球化
科技發展與資訊素養
可持續發展
公共衞生與人類健康

內地考察

主題 課題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傳統中華文化的特質
實地考察

通識教育科

課程宗旨

通識教育科的設計以學生為本,旨在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並了解與別人、物質世界和環境的關係。本科旨在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聯繫各科的知識,能從多角度研習不同的課題,從而建構與他們所身處的現今世界直接相關的個人知識,幫助學生在社會、 國家和世界成為有識見、理性和負責任的公民。

學生透過本科學習,能夠:

  1. 了解各項影響個人發展、人際關係、價值觀和信念的因素;
  2. 透過客觀評估青少年的發展,培養對自我的了解;
  3. 覺察到生活技能對於面對青少年期的挑戰與機遇的重要性和掌握這些技能所涉及的複雜性;
  4. 認識在不同人際關係中的身份認同、角色和關係轉變;
  5. 反思個人在家庭、同儕和其他社群中的人際關係;
  6. 體會社區參與的重要性。

課程架構

主題 獨立專題探究
中四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五︰公共衛生 學生須運用從三個學習範圍所 獲取的知識和角度,並推展至 新的議題或情境,來進行一項 獨立專題探究。
中五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
中六 單元四︰全球化
 
時事問答比賽
時事問答比賽
專題研習比賽
專題研習比賽
午間論壇
午間論壇
「應試心得」 校友分享會
「應試心得」 校友分享會
文物保育體驗工作坊
文物保育體驗工作坊
「龍圃花園」歷史建築 考察之旅
「龍圃花園」歷史建築 考察之旅
參與香港理工大學中學生民意調查計劃
參與香港理工大學中學生民意調查計劃